咨询热线:15210796290

这波 “父债子偿” 没毛病!法院判了!

发表时间:2025-05-20 17:01

这波父债子偿没毛病!男子管朋友借了300万做生意,不料突发心梗去世,朋友只能多次找男子儿子要钱,可儿子却表示:有本事你去墓园找他要,凭什么找我要?法院判决后,网友直呼:大快人心!


老王当年为了做生意,跟老朋友老刘借了300万,还立下白纸黑字的借款协议,约定半年内归还。按理说这事讲得清楚,可惜天不遂人愿。半年不到,生意垮了,人也走了,一下子把这笔债留了下来


老刘急了,钱还没回来,人也找不着了,只能转头去找老王的独生子小王。没想到小王比老王还硬气,先是质疑借条真实性,后来干脆甩出一句:谁签的字找谁去,要不你去墓园跟我爸要?


几番碰壁后,老刘一咬牙,直接把小王告上了法庭


小王早就打好了算盘。他声称父亲只留下价值70万的房子和3.6万存款,自己已经主动放弃继承这些遗产,还拿出了公证过的放弃继承声明书。言下之意很明白:遗产我不要,债务也别找我


不过,法院认为,作为遗产管理人,小王仍需履行遗产管理义务,必须用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债务


有网友说:老人有遗产就应该还钱的,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的


确实是这样,小王嘴上说放弃继承,可实际上那套房子和存款都还在老王名下没处理,这就相当于既不想还债,又暗地里占着遗产


其实这个事也给很多人提了个醒,第一,借钱给朋友真要留个心眼,再熟的兄弟也得按规矩来。第二,父债子偿不是绝对的,但想靠小聪明逃避债务,也是行不通的

这波 “父债子偿” 没毛病!法院判了!

在很多人印象中,“父债子偿” 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,但实际上,在现代法律体系里,并没有这样绝对的规定。不过最近,一起涉及 “父债子偿” 的官司引发了热议,法院的判决让不少网友直呼 “大快人心”!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?

老王和老刘本是多年老友,几年前,老王瞅准了一个商业机会,打算大干一场。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启动资金差了一大截。思来想去,他找到了老刘,开口借 300 万,并许下承诺,半年内必定连本带利归还。老刘念着多年交情,也觉得老王这人靠谱,便答应了,双方还立下了白纸黑字的借款协议,把借款金额、还款时间等关键信息都写得清清楚楚 。

起初,生意还算顺风顺水,老王也干劲十足,一心想着早日赚回钱,把欠老刘的债还上。可商场如战场,瞬息万变,谁也没料到,市场突然风云突变,老王的生意遭遇重创,资金链断裂,不仅赚不到钱,还背上了一屁股债。这还不算完,巨大的压力之下,老王突发心梗,经抢救无效,不幸离世。

这边老王一走,老刘可就坐不住了。自己辛苦攒下的 300 万打了水漂,他赶紧四处打听,得知老王生前没有留下其他可供偿债的财产,只剩下一套价值 70 万的房子和 3.6 万的银行存款。老刘心想,虽说这些钱不够还全部债务,但能拿回一点是一点,便找到老王的独生子小王,希望他能想办法把这笔钱还上。

谁知道,小王的态度让老刘心凉了半截。小王一开始就质疑借条的真实性,声称自己从没见过父亲签过这样的借条,怀疑是老刘伪造的。后来看老刘拿出了完整的借款协议,白纸黑字,证据确凿,无法抵赖,便干脆耍起了无赖,直接怼老刘:“这借条是我爸签的,你有本事就去找他要,找我干啥?要不你去墓园跟我爸说去!” 面对小王的无理取闹,老刘又气又无奈,多次沟通无果后,他一咬牙,决定走法律途径,将小王告上了法庭,希望法律能还他一个公道。

在法庭上,小王似乎早有准备,他拿出了一份公证过的放弃继承声明书,声称自己已经主动放弃了对父亲遗产的继承,既然没继承遗产,自然也就不用承担父亲的债务。按照小王的说法,他父亲只留下了那套房子和一点存款,现在他连这些都不要了,和父亲的遗产撇清了关系,老刘也就没理由找他要钱。

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?法院经过深入调查和审理认为,虽然小王表面上放弃了遗产继承,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身份 —— 遗产管理人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遗产管理人有责任清理遗产、制作遗产清单、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等。在本案中,那套房子和存款虽然还在老王名下尚未处理,但小王作为遗产管理人,依然需要履行相应义务,用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来清偿债务。

最终,法院判决小王作为遗产管理人,需在老王留下的遗产范围内,对老刘的债务进行清偿。也就是说,那套价值 70 万的房子和 3.6 万存款,将优先用于偿还老刘的 300 万借款,当然,实际偿还金额以遗产变现后的数额为准。

此判决一出,不少网友纷纷点赞。有网友表示: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,就算人去世了,也不能让债权人吃亏。老人留下了遗产,就应该用来还债。” 也有人说:“小王这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了,嘴上说放弃继承,实际却占着遗产不处理,哪能这么便宜他,法院判得好!”

其实,这起案件给大家提了个醒。一方面,借钱给别人,哪怕是亲朋好友,也一定要谨慎,按照正规流程办事,留下完备的借款凭证,这样才能在万一出现问题时,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益。另一方面,“父债子偿” 并非绝对,但想通过耍小聪明逃避债务,是不可能得逞的。法律既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也对继承人的责任和义务有着明确规定,任何人都不能钻法律的空子。

案例分享

案例分享

副标题

常见问题

常见问题

副标题

声明
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利于普法之目的。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,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。